查招标
查企业
查人员
查项目
搜索
VIP权益
查招标
查企业
查人员
查项目
搜索
VIP权益
首页 >> 企业通 >> 企业详情
安乡县第
浏览:1
安乡县第五中学
下载PDF
收藏
其他
数据更新:2024-05-25 08:16:59
法定代表人:张洪波
注册资本:1055.00万元
成立时间:
网址:-
电话:139****4545 立即登陆查看
邮箱:-
地址:安乡县安全乡董家垱码头
查看地图
简介:<div> <h2>校园概况</h2>安乡五中创建于1979年8月,原名安全乡向阳中学,1999年下期与原安乡三中合并成为新安乡五中。历经29年的艰苦创业,现已初具规模。校园占地面积58629平米,建筑面积21851平米;现有教学楼三栋,办公楼一栋,实验楼一栋,教职工宿舍楼五栋及全县一流的田径场等教学设施,总资产达3000多万元。现有5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297多人。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分片布局。校园内花园遍布,绿树成荫。近年来,在上级政府和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开拓出一条跨越式发展之路。 教学设施完善:图书馆藏书105000多册;高标准的学生公寓能容纳3200多学生在校寄宿;各种实验室、语音室、电脑室、多媒体室、演播室、广播站一应俱全。学校文化气氛浓郁,一个现代化教育理念下高品位的人文校园已经形成。 管理体系健全:学校全面推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绩酬挂勾制。形成了以党总支起政治核心作用,“三处三室”等职能处室分工负责具体工作,工会、团委等群团组织积极参与的学校民主管理新格局。 教育成果突出:学校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根本, 以德育为主弦。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严格遵循“勤奋、守纪、务实、进取”的校训,倡导“文明、向上、求真、创优”的校风,引导师生迫求自我价值,完善自我人格,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力求教育的公平与均衡;创新德育管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有特色的农村高中教育模式。近些年,每届学生年巩固率达95%以上;体育达标率95%以上;学生思想品德考核优秀率达30%以上,合格率达98%以上,并培养建党积极分子300多人,其中2~3名同学光荣入党。尤其是勤工助学富有特色,“片片废纸暖人心,帮贫扶困见真情”。每期收集废纸折现金近7000元,资助学生100多人次;青年教工团支部捐款1600多元,资助学生30多人次;“9.8”助教募集资金18万多元,资助贫困学生145人次,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成为安乡五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办学业绩显著:重视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校教职工共166人,其中省级优秀教师7入,市优秀教师14人,市级骨干教师14入。学校承担省级课题2个、市级3个、县级5个。25项教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奖励。近三年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省市级200多篇。多名教师在省市县各级教学比武中获得一、二等奖,学校田径队、篮排球队、乒乓球队在各次比赛中均名列全县前茅。学校办学品位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1年高考上线录取179人;2002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267人,音、体、美小专业上线人数占全县总数三分之二。2003年高考本科上线288人,高考评估全县第一,全市评普通高中第一名。2004年高考一、二本上线索07人,本科上线170人,其中重点本科40人,飞行员一名。2006年高考本科上线563人,一、二本上线184人,重点本科39人,尤其罗秋实同学以总分667的高分荣膺全县文科状元位居全市第二名全省第14名,并被清华大学录取。2007年本科上线588人,一、二本上线136人。办学以来,共向全国500多所高校输送新生4000多人,重点院校1000多人,部分学生分别留学法、美、日、加、意、澳等国。安乡五中曾以农村“电教一枝花”享誉全省,并作为特色学校载入《中国教育志》、《中国教育大典》、《现代中小学素质教育》。近年来,作为全县第一所市级示范性高中,被评为“省卫生先进单位”、 “省优秀法人先进单位”、 “省园林式单位”。先后十多次被市委、市政府和市教委评为“中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安全文明建设标兵单位”、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湖南教育》、《常德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省市县电视台新闻媒体多次报道办学业绩。特别是2005年,安乡五中与长郡中学远程教育合作办校正式挂牌,为五中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成为安乡五中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首开安乡县教育单位远程教育教学先河。 力求跨越式发展:面对机遇和挑战,安乡五中将继续坚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快改革步伐;恪守“勤奋、守纪、务实、遗取”的校训;以“提升学校品位,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为办学思想,形成“文明、向上、求真、创优”的校风;以“培养学生人人成才”为办学目标,把安乡五中进一步做“优”、做“强”,打造农村高中教育的品牌,实现跻身“省级示范性高级中学”的跨越式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h2>荣誉历史</h2><p>桃林奇葩 湘北明珠</p><p>————奋进中的安乡五中</p><p>一、学校概况</p><p>安乡五中地处湘鄂边界的安全乡董家镇,东临虎渡河,西接黄安路,距县城15公里,交通便利,人杰地灵。原名安全乡向阳中学,1979年改为“安乡县第五中学”,1999年与原安乡三中合并为新的安乡五中,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现有校园面积6 6 8 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5 00平方米。教学班38个,在校生3200多人,高级教师8人,一级教师50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省部级劳模3人,中共党员45人,教师员工平均年龄35岁,是一个充满朝气、团结奋进的集体。近些年来,在以周德祥校长为首的总支和行政领导下,全校师生团结奋战,拼搏进取,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p><p>二、学校主要领导及有影响的教师活动</p><p>1987年,姚本才校长锐意改革,在全县第一个实施校长负责制,开安乡教育之先河,教职安安稳稳实行绩酬挂钩制,执行“工作量×工作质量=福利总额”,的方案,极大地调动了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p><p>1990年5月,学校成立了以潘道荣副校长为组长的政治课电科学实验小组,承担了湖南省第三期电教实验课题《高中思想政治电教优化模式研究(含投影教材研制)》的研究,潘道荣、周其文省电教成果一等奖,使学校享有“农村电教一枝花"的美誉。</p><p>1995年,潘道荣副校长执笔撰写的《立足农村中学实际,大发展职业教育》一文获省教改科研成果一等奖;物理教师黄政斌《“六字教学法,夕探计》一文被省教科所评为一等奖。学校被定为“劳技教育实验学校,,和“电化教育特色学校",并以“特色学校载入《中国教育志》。</p><p>1996年,以物理教研组长黄政斌为主,学校开展了物理科荔方法的实验,他的《“双反馈教学法"实验报告》获安乡县教育威一等奖。</p><p>1995—2000年,周海云校长严谨务实,使五中连续六年被讶全县“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先划层党组织,,、市“师德教育先进单位"、市“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和厶工俭学先进单位",特别是1 997年被评为全市“双文明建设先趔位",1 998年被评为全省“安全文明校园"、1 999年被评为全市“示范性高中”使五中闻名遐尔。</p><p>2002年春季始,遵照省市县各级领导创办省级示范性高中的指示精神,现任校长周德祥带领总支行政一班人,按“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要求,全面展开了创重工作,现己取得显著成效。</p><p>2003年,由教学副校长陈祖文主管,教务主任辛树宏主持,学校承担了《农村高中德育教育模式探讨》、《高中理科实验教学模式探讨》等省市课题,并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果。</p><p>2004年,由教学副校长陈祖文主管,教务主任辛树宏主持深化教改教研,加强奥赛辅导,成绩显著。由高三历史备课组教师文定祥、郑维武、陈波等策划,潘道金老师制作的《高中历史多媒体课件》获省级课件制作竞赛一等奖;由朱国祥老师主持的《中学生研究性学习——安乡县血吸虫病成因及防治》研究课题获市级一等奖、省级三等奖; 由张德建、龚光勇、何大胜、朱国祥等教师辅导的学科奥赛中,C143赵志远获省级物理奥赛二等奖,潘敏获全市化学奥赛一等奖、市级数学一等奖并参加省复赛,赵志远、蓟红波、杨双喜获市级二等奖,邹元享获市级三等奖。</p><p>2004年,英语教师吴伟志,根据自己长期任教高三的教学实践,搜集、整理、归纳、提炼出英语教研论文60多篇,其中28篇正式发篇在国家级、省级教育刊物上,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之约,结集出版,全国发行,书名为《中学英语语言应用》。之后,再次受该出版社之约,集编选、组题、插图、翻译为一体,又出版了书名为《中学英语趣味阅读》的英语教辅读物。上述两部专著的出版与发行,为推动我校、我县乃至全国的英语教学起到了导航指向的作用,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师生的高度赞扬。</p><p>三、办学经验与特色</p><p>㈠、德育管理,严谨规范</p><p>安乡五中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培养合格人才”的口号,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要地位。在德育工作指导思想卜,制定了“全员参与,正面育人;健全制度,管理育人,科学育人”的德育工作总方针。在德育工作内容上,以“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的“五心”的“三创”活动为载体,深入持久地开展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系列活动。在德育工作方法上,提倡“晓知以理、动之以情、砺之以志、习之以行”,通过采取说理教育、情感教育、环境教育、自我教育、社会教育五种主要方式,使学生确立道德信念、丰富道德情感、磨练道德意志、完善道德行为,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科学生人生观、合理的价值观,做到自尊、自重、自立、自强。学校德育工作实现了“制度系统化、管理规范化、途径多样化、活动经常化”的基本目标,出现了“学校无空地,处处都育人;学校无闲人,人人都育人;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的可喜局面,形成了“团结、守纪、勤奋、进取"的文明风尚。在校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合格率为100%,优秀率98%,先后有三十名学生加入了党组织,两百多名学生被评为省、市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p><p>㈡、教学工作,成绩显著</p><p>安乡五中以“文明向上、求真创优”为校风,以“严谨务实、敬业创新”为教风,以“励志博学、图精竞先”为学风,努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近20年来,为全国各地高校输送新生3000多人,其中重点院校873人。不少学生分别留学美国、法国、日本、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高考升学率一直名列全县前茅,在全市50多所普高中稳居前十名,在全市农村普高中独占鳌头。尤其是近三年,成绩是更加辉煌。2002年,高考上线267人;2003年,高考本科上线390人;2004年,高考本科上线422人。安乡五中特别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近些年来,音乐、美术、体育等小专业生上线录取人数一直居全县之首。学生参加各科知识竞赛,获县级奖励有的556人次,获市级励的有298人次,获省级奖励的175人次,获国家级奖励的129人次。社会人士赞誉安乡五中为“湘北明珠,人才摇篮”。</p><p>㈢、教改科研,硕果累累。</p><p>安乡五中积极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次教学,即在各科教学中,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和认识能力的差异,将学生分为A、B、C三个不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行因材施教。还积极推广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和谐教育、创造教育等先进的教学经验,初步探索口具有本校特色的素质教学模式,如:政治科“学导式”教学法、语文科“情理式”教学法、外语科“开放式”教学法、史地科“框架式”教学法、数学科“讲练式”教学法、物理科“导阅练讲测拓”三字教学法、化学科“双主体"教学法、体育科“学思乐”三字教学法、艺术科“学用创”三步教学法。劳技课、研究性课程、信息技术等课程的开设与研究,在农村中独领风骚,尤其是《高中理科研究性实验探索》与《农村高中德育模式探讨》己被列为“十五”期间省、市课题。近几年,先后有60多名教师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教研论文150多篇,20多项教改科研成果获省级以上奖励,校被评为“电化教育特色学校”、全市“劳动教育实验点校”和全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并作为“特色学校”载入《中国教育志》和《中国教育大典》。</p><p>㈣、基本建设,日新月异</p><p>安乡五中自筹资金1000多万元,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新建了办公楼、科教楼、三用厅、教工宿舍楼、学生公寓、生活综全楼,装备了仪器室、电脑室、语音室、多媒体室,按长远规划设计的建设蓝图正在逐步实现。如今的五中,楼房鳞次栉比,校道宽阔平坦,绿树成荫、四季花香,既有学府气息,更具现代风貌,被社会誉为“花园式学校”。</p><p>㈤、学校声誉,闻名遐迩</p><p>安乡五中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县“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全治理先进单位’’和“先进基层党组织”,还被评为“师德教育先进单位”、‘‘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和“勤工俭学先进单位",特别是1997年被评为全市‘‘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1998年被评为“安全文明校园”、199年被评为“示范性高中”,2004年被评为市级“绿色学校”和省级‘‘园林单位”,《中国教育报》、《湖南教育报》、《常德日报》和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常德电视台、安乡电视台等各级新闻媒体都专题报道了安乡五中的工作成绩,赞誉为“桃李园中的奇葩”“农村电教一枝花”。省、市领导人陈邦柱、王向天、蔡畅松、庞道沐、陈君文等先后来安乡五中视察工作并给以高度赞扬。湘鄂边界20多个县的280多所学校的领导、教师也相继到安乡五中参观学习,交流经验。</p><p>“喜看金秋结硕果,更有春色在征途。”如今,安乡五中全校师生正满怀信心,真实干,为创办全市“名优学校”和全省“示范性高中”而努力奋斗!这枝桃李园中的奇葩,这颗虎渡河畔的明珠,必将更加艳丽、更加璀璨。<br/></p><h2>校史沿革</h2>湖南省安乡县第五中学始建于1942年,现位于安乡县城关镇文艺北路652号(龟山坪)。 从草创伊始的“安乡县立初级中学校”,到颇具规模、蓬勃发展的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原称湖南省重点中学), 安乡五中走过了六十多年的光辉历程。  遭劫难,艰苦创建几春秋 (1942——1949)  本世纪四十年代以前,安乡县仅有一所乡村师范学校,没有普通中学。渴望求知的青少年,必须离乡背井,负笈远方。当抗日战争烽火席卷祖国半壁大好河山时,在外地求学的学生,亦纷纷疏散辍学,返归故里。因此,创建一所普通中学,成为安乡人民的一致渴望。  四十年代初期,原武昌师范大学毕业生、曾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的王泽衡(又名王晓兰),从省垣迁居桑梓,首倡筹办中学之议。安乡各界热心人士共襄盛举,成立了以当时县长虞建中为首的安乡县立中学筹备委员会。一年筹措,终于办起了一所设有三个班、能容纳180名学生读书的学校。呈请湖南省教育厅备案,命名为“安乡县立初级中学校”。1942年10月4日正式开学,王泽衡任校长,颜昌镒任教导主任。聘请刘仲高、金真如、金伯钧、阮永言、樊任民等教育界知名人士到校授课。校址选定在与县城隔水相望的书院洲上的深柳书院遗址。此地曾是北宋范仲淹青少年时代刻苦攻读过的地方,有范文正公读书台和洗墨池等遗迹。  <br/>1943年5月,日寇由长江鄂西地区渡江大举南犯,安乡县地处湘鄂边界,首当其冲。县境沦陷,全校师生仓卒解散,校舍教具,全被炮毁。  <br/>1945年上期,抗战形势好转,学生要求复学上课,县内人士呼吁恢复安中。于是县府派颜昌镒任校长,重组安乡县立初级中学校,学校重新开始上课。但不幸于十一月一场大火,校舍校具全部化为乌有。幸赖各界人土群起敦促县府拨款,租得上东门慈善堂旧楼充当临时校舍。  <br/>1946年下期,杨善慈任校长,学校规模扩大,慈善堂容纳不下,于是加租文心小学校舍并开始于龟山坪筹建新校区。  <br/>1947年上期,颜次竹接任校长,学校有从一年一期到三年二期的三个年级七个教学班的规模,是一所完整的初级中学了。这期暑假临近时,租用的文心小学校舍又遭焚毁。  <br/>1947年下期,学校迁至新校区龟山坪。由吴梓选担任校长。从此,安乡县立初级中学校,在经历了三次火焚、四度迁徙之后,总算有了固定的校址。  <br/>1949年上期,把安乡简易师范学校第10~14班合并到安中来,称为安乡县立初级中学简易师范科,仍在书院洲原简师校址上课。全校师生响应中共安乡地下党组织号召,参加“安乡县中学生联谊会”活动,并于七月底参加迎接安乡和平解放斗争,和全县人民一道,迎来了黎明。  获新生,接管调整初见效(1949——1966)  <br/>1949年7月30日,安乡解放。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安中进入了新生成长时期。  <br/>1949年下期,安乡县立初级中学校与安乡县立简易师范,各维持原状,分开管理,按期开学。安中仍由吴梓选当校长,校址设在龟山坪。  <br/>1950年5月,两校再度合并,由周文愧担任校长。  1952年下期,周文愧调离,谢能敏(原中共地下党组织成员)任副校长并主持校政。学校定名为“湖南省安乡初级中学”。人事调配、师资培训、教育计划、学校规模、经费来源等等,都按省专指示办事。  <br/>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学校班次逐年增多,最少(1953年上期)9个班。最多(1957年下期)达15个班。每个年级4~6个班不等。学生增至700余人,教职工50余人,校区面积50亩,规模不断扩大。1955年下期,调原县文教科长易长松任校长,谢能敏仍任副校长,徐照藩任副教导主任,并在教师中发展党员。  <br/>1958年署假,易长松离任,高云霞任校长。建立了中共安乡一中党支部,高云霞兼党支部书记。  <br/>1958年下期,学校开始招收高中学生,这时的安乡一中成了全日制完全中学,上级命名为“湖南省安乡第一中学”。  <br/>1961年暑假,学校首届高中毕业生(高1、2班)参加全国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录取人数占报考人数的百分之九十六,在全省138所高中里名列第九,打响了第一炮。  直至文革前夕,安乡五中在校长黄翠林的带领下,按“八字方针”办事,不断向前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就。 <br/> 闹革命,“五·七”道路共同走(1966——1976)  从1966年到1976年,十年风雨如磐,安乡一中和全国各地中学一样“停课闹革命”、成立“造反派”组织、“工宣队”进驻学校、办“共大”,按照“五·七”精神办专业班,办分校,办校办工厂。  峥嵘岁月里,一大批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仍以党的教育事业为重。正是这些优秀的人民教师,用良心和责任扬起青年学子理想的风帆,使得数以千计的莘莘学子怀揣正义和真理,走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务改革,开拓进取争一流(1977——1992)  1978年,恢复了安乡一中县办重点中学的格局。学校迅即取消“专业班”,停办了“团洲分校”,明确了普通中学性质。  <br/>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唐作荣、熊兴坚、苏朝国、徐鼎新、石述言、彭训安等校长,严谨治校,建立了教学管理、学籍管理、学生管理、文书档案管理等各种规章制度,安乡五中进人地区重点中学的行列。并多方集资,改善办学条件,1990年前后,学校建起了语音实验室,修建了锅炉房、科教大楼、教师宿舍楼。建筑总面积达15510.47m2。  1982年到1992年,是改革振兴的十年。据不完全统计,学生各科竞赛共获市级以上奖励69人次,其中16人获省、国家级奖励。90年、91年全国数学联赛获团体总分常德第一。教师发表论文88篇。参加省市中学生运动会,共获地区以上奖项45个,其中获得了21个市级以上第一名。高考本科上线人数逐年提高,1989年达130名,1990年162名,1991年182名。  一个环境幽雅、生机勃勃、声誉日高的市级一流学校展现在世人面前。  抓机遇,蓬勃发展铸辉煌 (1992——2006)  1992年10月,安乡一中隆重举行了建校五十周年校庆。  1994年10月,毛乐夫担任校长,安乡五中加快了建设与发展的步伐。  1999年2月,易广庆担任校长,安乡五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学校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修建了透视围墙、综合大楼、学生食堂、学生公寓、图书馆。完成了对教工宿舍区域性改造,建成了花园小区。学校环境得到了亮化、美化。建立并完善了多媒体教学室、电子网络备课室,开通了英语广播电台,装备了4个计算机室,建立了多媒体双向控制教学系统、校园程控广播系统、监控系统,建立了校园网络系统,与长沙市一中联合办校,网络联通,资源共享,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每人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观。  洁净、幽雅、现代化的校园环境,使安乡五中成为城关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br/>五中人将以六十四年的办学经验和深厚的人文底蕴,站在新的起点上,与时俱进。在易广庆校长的带领下,按照新构建的宏伟蓝图,作出不懈的努力,为实现再次跨越,把安乡一中办成湖南省一流的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而奋斗不息。<br/><h2>办学成果</h2><table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width="583"><tbody><tr><td valign="top" width="96">发证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84">证号</td><td valign="top" width="276">证件名称</td><td valign="top" width="60">备注</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1</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教委</td><td valign="top" width="84">1984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档案工作,先进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2</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教委</td><td valign="top" width="84">1984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档案工作第一名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3</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教育局</td><td valign="top" width="84">1987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档案工作先进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4</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教委</td><td valign="top" width="84">1994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电教仪器先进单位(锦旗)</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5</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教委</td><td valign="top" width="84">1994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教研二等奖</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6</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教育局</td><td valign="top" width="84">1994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教育先进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7</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组织部</td><td valign="top" width="84">1994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组织工作先进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8</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教育局</td><td valign="top" width="84">1995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教育工作先进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9</td><td valign="top" width="96">市教委</td><td valign="top" width="84">1996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师德教育先进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10</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教育局</td><td valign="top" width="84">1996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工会先进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11</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教育局</td><td valign="top" width="84">1996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教育工作先进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12</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宣传部</td><td valign="top" width="84">1997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96年宣传工作先进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13</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教育局</td><td valign="top" width="84">1997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教育工作先进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14</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政府</td><td valign="top" width="84">1997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学校综合治理先进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15</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 委</td><td valign="top" width="84">1997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基层党组织先进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16</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教委</td><td valign="top" width="84">1997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政工人事第一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17</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教育局</td><td valign="top" width="84">1998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工会工作先进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18</td><td valign="top" width="96">市教育局</td><td valign="top" width="84">2000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德育工作先进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19</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教育局</td><td valign="top" width="84">2000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工会先进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20</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教育局</td><td valign="top" width="84">2000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先进党支部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21</td><td valign="top" width="96">省编委</td><td valign="top" width="84">2000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湖南,法人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22</td><td valign="top" width="96">市 级</td><td valign="top" width="84">2000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示范性高中</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23</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教育局</td><td valign="top" width="84">2001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电教仪器先进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24</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教育局</td><td valign="top" width="84">2001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政工人事先进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25</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教育局</td><td valign="top" width="84">2001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教育工作先进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26</td><td valign="top" width="96">市 委</td><td valign="top" width="84">2001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依法治理先进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27</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教育局</td><td valign="top" width="84">2002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教育工作先进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28</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教育局</td><td valign="top" width="84">2002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田径运动会第三名(锦旗)</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29</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工会</td><td valign="top" width="84">2002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工会先进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30</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教委</td><td valign="top" width="84">2003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政工人事先进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31</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教育局</td><td valign="top" width="84">2003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全县教育工作先进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32</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宣传部</td><td valign="top" width="84">2003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报刊发行先进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33</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教育局</td><td valign="top" width="84">2003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德育工作先进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34</td><td valign="top" width="96">市教委</td><td valign="top" width="84">2004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勤工俭学先进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35</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教育局</td><td valign="top" width="84">2004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电教仪器先进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36</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教育局</td><td valign="top" width="84">2004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高中教育先进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37</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教育局</td><td valign="top" width="84">2004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高校招生,先进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38</td><td valign="top" width="96">市教育局环保局</td><td valign="top" width="84">2004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绿色学校</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39</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教育局</td><td valign="top" width="84">2004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40</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城管</td><td valign="top" width="84">2004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绿化先进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41</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教育局</td><td valign="top" width="84">2004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电教仪器先进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42</td><td valign="top" width="96">市 级</td><td valign="top" width="84">2004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文明标兵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43</td><td valign="top" width="96">省 级</td><td valign="top" width="84">2005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湖南省中初等勤工俭学先进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44</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教育局</td><td valign="top" width="84">2005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45</td><td valign="top" width="96">团县委</td><td valign="top" width="84">2005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46</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工会</td><td valign="top" width="84">2005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工会工作红旗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47</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教育局</td><td valign="top" width="84">2005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关协先进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48</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教育局</td><td valign="top" width="84">2005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安全卫生先进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49</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教育局</td><td valign="top" width="84">2005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新课程,课堂教学,组织先进工作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50</td><td valign="top" width="96">县教育局</td><td valign="top" width="84">2005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高校招生信息先进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51</td><td valign="top" width="96">省 级</td><td valign="top" width="84">2005年</td><td valign="top" width="276">园林式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52</td><td valign="top" width="96">市教育局</td><td valign="top" width="84"></td><td valign="top" width="276">工会工作合格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53</td><td valign="top" width="96">市卫生局</td><td valign="top" width="84"></td><td valign="top" width="276">食品卫生等级C级单位</td><td valign="top" width="60"></td></tr><tr><td valign="top" width="67">54</td><td valign="top" width="96">市卫委</td><td valign="top" width="84"></td><td valign="top" width="276">文明卫生先进单位</td></tr></tbody></table> </div>
更多
行政处罚 0
失信惩戒 0
重点关注 0
其他 0
2023-03-06  新增:招投标信息有变动
查看动态
工商信息
企业荣誉0
资质信息0
企业通讯录2
人员信息0
信用中国1
中标业绩0
招标信息149
概况分析
工商信息
注册资本
1055.00万元
注册时间
公司状态
未知
工商注册号
组织机构代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7214465124309
公司类型
事业单位
纳税人识别号
124307214465124309
行业
核准日期
法定代表人
张洪波
人员规模
实缴资本
---
登记机关
安乡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参保人数
-
英文名称
注册地址
安乡县安全乡董家垱码头
经营范围
实施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教学
变更信息
序号
变更日期
变更事项
变更前
变更后
暂无数据
分支机构
序号
企业名称
暂无数据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139****4545 立即登陆查看
邮箱
-
公司地址
安乡县安全乡董家垱码头 查看地图
企业荣誉
序号
荣誉信息
荣誉名称
企业
时间
暂无数据
资质信息
序号
资质类别
资质名称
资质证书号
发证日期
发证有效期
发证机关
预览
暂无数据
企业通讯录
序号
称呼
联系方式
职务
1
熊**
139****4545 立即登陆查看
---
2
聂**
0736-43****7 立即登陆查看
---
人员信息
序号
姓名
发证日期
注册类别
注册专业
执业印章号
注册有效期
暂无数据
行政许可
序号
许可文件编号
文件名称
许可决定日期
许可机关
操作
1
jy34307210207038
2017-07-10
安乡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
详情
行政处罚
序号
处罚文号
处罚类别
决定日期
处罚机关
详情
暂无数据
守信激励
序号
纳税人名称
评价年度
数据来源
详情
暂无数据
失信惩戒
序号
执行依据文号
设立时间
数据来源
详情
暂无数据
重点关注
序号
异常原因
决定机关
设立时间
数据来源
详情
暂无数据
其他
序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法定代表人
数据来源
详情
暂无数据
资质信息